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携手。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空前集中,投入到战“疫”的考验中。社区成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小区成为罩住我们安全感的保护伞。物业、邻里、居民、志愿者,大家各尽其责,彼此守望相助。
当疫情渐去,生活重归有序,我们会发现,留在彼此心中的温情从未消散,进而成就了如今更和谐、更有爱的家园。正是基于这场实践,3月下旬,由成都市住建局、“蓉城政事”微信公众号联合主办,成都市物业管理协会协办的“寻找成都‘美好家园守护使’”活动正式启动。来自成都305个小区的412个案例走入我们的视野,原来“守护”也有千百种方式。
在经过数十万网友助力,以及专家评审环节之后,我们寻找到这个春天,来自成都的美好家园守护使们。
活动虽然已结束,但守护并没有终点。事实上,家园的花式守护正是一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深层实践,不仅透视了一座城市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也进一步深化了每个人心中参与共治的责任与信念。
结果出炉!
它们成为十大成都美好家园守护使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获奖案例H5
通过对来自305个小区的412个案例初筛初选、公开助力和专业评审,10个不同角度的守护故事和10个戳人心扉的优秀案例最终出炉。这些平凡中透着伟大的画面被定格,或温情感人,或无私坚守,或贴心细致,或创意满满……它们未必声势浩大,却于细节之处溢出了无限的能量。
十大成都美好家园守护使
最“智慧”守护使
保利狮子湖等小区:启动社区菜篮子工程及无接触配送服务
最“贴心”守护使
龙年中心小区:照顾武汉返程家庭
最“先锋”守护使
黉门公馆小区:退伍军人坚守一线
最“全能”守护使
邦泰·华府公馆小区:精细化服务为住户生活护航
最“浪漫”守护使
白鹭郡小区:助力滞销花农,小区赠花给住户
最“文艺”守护使
中海·城南华府小区:“阳台音乐会”舒缓宅家烦闷
最“有爱”守护使
新希望·塔子山壹号小区:小区帮孩子们代打网课作业
最“坚毅”守护使
盛世嘉苑小区:扛起60公斤消毒液,他守好这班岗
最“长情”守护使
上东1号小区:益路同行 为拾荒老人送物资
最“温暖”守护使
新希望·堤亚纳河谷小区:进出门要洗手 那么就用热水吧
十大优秀案例
伊萨贝拉小区:外籍志愿者主动加入战“疫”一线
水沐天城小区:“元宵节 我陪你一起过”
天府世家小区:感受生命的蓬勃小区居民“云”植树
金沙·鹭岛小区:小区居民给一线守护使拼凑防疫物资
万科理想城等小区:启用脚踏式呼梯科学防疫
优品道小区:努力寻找为老人赠送爱心口罩
太阳公元小区:火速急救,抢救突发病老人
丽府小区:宅家也要快乐物业自制趣味小视频
上林西江小区:他们就地取材为小区DIY消毒工具
蓝光coco、蓝光·金悦城、蓝光圣菲town等小区:智慧化、多元化服务温暖家园
这是一张基层战“疫”群像
科学防疫、忠于职守、邻里互助……
守护的信念是一致的,但方式却是花样的。于是我们看到了最“智慧”的故事,最“贴心”的故事,最“文艺”的故事,最“浪漫”的故事等等。若用广角镜头扫过这座城市的每个小区,每一帧画面,每一段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保利物业在保利狮子湖等小区开展了“社区菜篮子工程”。在那段时间里,居民出门买菜是个大事,菜地产品滞销也是个问题,不少小区都行动起来,从中牵线,将蔬菜基地与小区居民之间架起无缝衔接的渠道。保利物业在保利狮子湖等等小区是其中的实践者,但却又做出了自己的特色。“我们采取线上网络销售、社区配送的方式,”相关工作人员说,从接收物品、分拣蔬菜、一直到配送至小区居民家门口,全程采取无接触服务,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保利物业无接触配送
正因如此,他们成为最“智慧”守护使。事实上,各个小区的防疫一线还有着各类体现着智慧防疫的举措,而“智慧”,正是城市共建共治共享中时代特色最鲜明的诠释。
当选最“全能”守护使案例的,是来自邦泰·华府公馆小区的故事。疫情来临后,小区物业工作者们迅速掌握了大量新技能:送饮用水、派送快递、代扔垃圾、陪伴孤寡老人、拍摄线上健身视频、策划“家庭厨艺PK”等活动……身兼数职的物业工作者们在跑腿员、代购员等多个身份中随时切换,为需要帮助的居民们解决种种生活难题。甚至,在疫情最紧张的2月,为了帮小区居民们寻找防疫物资,邦泰·华府公馆的物业工作者组成了一支口罩采购小组,坐上飞机,去到了韩国、日本、埃塞俄比亚……为困在家中的居民们搜寻口罩。
▲邦泰·华府公馆的物业工作者们
他们的角色,在防疫和服务的多重职能之下之随时切换,而我们更能看到的,是用心和负责,与诚恳。而当疫情渐渐缓和,小区物业工作者何远福感觉小区的氛围都不一样了,“情感都是相互的,人与人之间的热情,已经渐渐升了温”。
还有最“长情”的守护使,四川益路同行慈善服务中心志愿者们,他们每个月都去上东1号小区看望拾荒的蒋婆婆;还有最“有爱”的守护使,连小区孩子们网课作业无处打印的需求都能想到并且贴心满足;还有最“文艺”的守护使,以阳台为观众席,手机为荧光棒,让大家齐声合唱,唱出信心和力量……
“花样守护”背后
是全社会对战“疫”的集中参与
之所以会有千百种的“花式守护”,很大程度是因为这是一场空前的,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对战“疫”的集中参与。千千万万的人参与,千千万万不同的群体在不同领域进行共治,于是我们看到了无数种感动。
活动期间,成都市委党校社会建设教研部主任陈藻教授、成都公益服务园总干事吴丽萍、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服务管理处副处长曾艳,共同组成了活动专家组,一方面全程参与活动的专业评审,另一方面也透过案例对疫情期间的基层联防联控展开进一步剖析。
在陈藻看来,成都在疫情防控期间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将物业服务企业纳入社区联动联防联控模式,因而,在“寻找成都‘美好家园守护使’”活动中,大量的小区以物业防疫工作为亮点,让人们看到了大量鲜活案例,看到了大量有效,又颇具创意的举措。
疫情当中涌现出来了许多体现“共建共治共享”的优秀案例。比如有小区物业与业主用“大合唱”共抗疫情、致敬逆行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彰显和弘扬,充满“抗疫”正能量;有的小区业主自发为一线物业人员捐赠防疫物资,让互助、共治的氛围空前浓厚;为了丰富业主的宅家生活,物业服务公司各出奇招,召开“阳台音乐会”,录制趣味小视频……这使得居民和物业人员之间的关系空前和谐,让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小区氛围空前浓厚,让充满人文关怀的德治精神得以弘扬。
▲中海·城南华府小区的“阳台音乐会”
另一方面,在陈藻看来,此次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守卫家园的奉献与力量不可小觑。许多志愿者走上一线,走进小区,甚至承担了部分社会公共管理和民生保障的重要责任。他们主动为拾荒老人、独居老人、残疾老人等人群送物资;在许多老旧院落成立“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队”守护家园;还有志愿者“执笔抗疫”,鼓舞士气,很大程度上调动全社会资源和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和疫情防控的积极性。
经过此次活动
这些生动的故事被记录,被定格
它们还在继续演绎着,书写着
更重要的是
我们每个人在被守护的同时
也将在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实践中
以守护使的姿态
守护彼此,守护家园